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开始呢!

《男高》、《女高》、《日常》 我对三部经典的日常番——《男高》、《女高》、《日常》,印象都特别深。此时此刻,二刷完《男高》产生的许多感受,应该和另外两部番也分不开。 《女高》 《女高》是我的入宅番,2019 年的 7 月番,陪伴我度过了我的大二学期。那是压力很大的一个学期:刚开始学习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专业课,尽管学不懂但还是要面对一个又一个 DDL,可能是因为压力大的原因,经常失眠。某个深夜,我不知怎么就点开 b 站番剧一栏,从此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还记得当时热情了很长一段时间:会因为又搞懂弹幕发的某个梗(老虚、泡泡茶壶)而感到高兴,会因为自己在 b 站的追番列表里的“看过”数增加觉得有成就感。 那种感觉,应该是身为小镇做题家的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热爱的魅力,这些感觉让我从小镇做题家对努力的偏执追求中脱离出来,真正开始学会去生活、去热爱投入喜欢的东西而不去管所谓的“有用”。 《男高》 《男高》则是某天开始在学着数据结构的内容、做着 OJ 的题目,然后觉得累了,想起看到过的弹幕”今日的风儿甚是喧嚣“,就去搜了一下,之后带着“就看一集”的想法,一个晚上把12集看完了,在自习室里。哈哈哈哈,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罪恶感吧,所以印象极深。 《男高》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真实。除去和我们文化不太符的胖次文化不太能体会之外,别的内容都让我回忆起我自己。 一本正经就开始角色扮演很真实。虽然到了高中已经不太会和同学一起角色扮演了,但是主要还是由于怕尴尬而不是没有热情😏。记得晚自习回到家,会拿自己的魔尺玩具扭出个造型然后想象这是个 LOL 英雄,给它设计技能、想象它在比赛里大杀四方,记得当时想了个叫“鸟枪换炮”的技能,就是可以变换武器,后面还真出了个和我想法一样的金克斯,哈哈。 一本正经就开始瞎说、捉弄人也很真实。当时有同学很会装:看起来巨急从教室外面跑过来跟你说班主任找你,艹,还以为有什么大事,结果跑过去发现被耍了,笑死。还有同学会走到你的左边摸你的右肩,你就会往右边看。我觉得这种捉弄对于那个年纪的我们来说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增进友情的方式,平时客客气气的都不知道跟你算不算兄弟。 最真实的其实还是平时互相捉弄互相调侃的朋友,在关键时刻其实相当靠谱,能够照顾到你的感情。高中时期有人说我:“你这样说假话骗人(他的意思应该就是捉弄人),人家都不知道要不要信你”,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大概回复了一句:“懂我的人自然知道我何时是正经的何时是假正经”。现在看来是真的这样,玩得好的人真是会懂你啥时候在开玩笑啥时候在正经,说实话,有的人甚至能从你的玩笑中感受到你笑带着泪的感情。当然,虽然因为涉世未深,暂时还没有遇到太大的人生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在面对人生浮沉的时候是可以互相信任、相互无私帮助的。 《日常》,日常 《男高》、《女高》我都特别喜欢,以前我不太明白这种琐碎的日常片段形成的番相比于一部完整剧情的番为何会更加吸引我。在我看了《日常》之后,里面的“我们一日日度过的每个日常,实际上可能是接连不断的奇迹”这经典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了日常番的魅力。日常片段其实更加像我们的生活:一日日都是琐碎的日常,每一天都稀松平常,然而总有些感动穿插在这些日常中等你一个个拾起,最终积累完整的感动。正如《男高》里的剧情,前 11 集半都是高中的日常,最后来到有仪式感的毕业典礼,我们才发现,我们在一个个日常中积累了那么多成长、感动、友谊和回忆,不论是高中、大学还是工作,其实都是这样的,这才是生活,没有突然被车撞死转生拯救世界的展开,只有一个个要度过、要熬过的日常。 如今,已经毕业的我已经工作了三四个月了,更加体会到什么叫琐碎的日常,相比于学校里的日子,这种日常仿佛更加漫无边际,前阵子还在感受着开始打工的不适感,一转眼就已经逐渐适应投入到一个个日常的工作中去了。 “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呢!”

November 9, 2022

《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有何不同?

当做到一些奇异的梦的时候,我们当然会好奇: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梦?这样的梦代表了什么? 我和我的家人如何释梦? 小时候,我外公去世后,外婆说自己常常会做一些噩梦,她说这大概是外公在下面要拉她下去。这显然很扯,属于是她自己想到啥就是啥,以我当时小学的文化水平,我都觉得这是极其愚蠢的。我妈妈也有释梦的习惯,她会分享自己做了个什么梦,然后说自己觉得是为什么。和外婆凭全凭感觉的释梦不一样,妈妈会用《周公解梦》来解释自己的梦,我在她的浏览器搜索历史记录中看到过周公解梦这个词条。 当然,我对我外婆和妈妈的释梦方法都表示怀疑。我外婆的自然不用多说,只凭自己的感觉瞎想,甚至说瞎想些完全不符合现实的事情出来,这显然是离谱的;至于我妈妈参考的《周公解梦》,我也持怀疑态度:难道周公说啥就是啥吗?凭啥啊?当然,可能《周公解梦》确实是基于大量的经验得到的。因为这些儿时的经历加上对自己一些梦的好奇,以前我去翻过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但是当时只是学到了佛洛依德的一些释梦技巧,我并不清楚佛洛依德和周公的差别在哪里,貌似都是用自己的体系去解释梦的种种现象。 最近,我突然又对心理学有些兴趣,这次看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引论》,这让我一下子想起这些事情来。 《精神分析引论》记录了佛洛依德关于自己的研究学科——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些讲演,在这些讲演里面,有一大节是介绍他如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去分析梦,这里面用了很多分析的方法,但都符合目前人类在科学上的认识,跟着佛洛依德的思路,你会发现他的一些释梦技巧是完全符合现实符合逻辑的,完全没有玄学的感觉,就会很愿意相信他解释梦的体系。这让我意识到,我的外婆、我妈妈、我,其实是在用不同的方法来认知这个世界:我的外婆依靠自己的感觉;我妈妈,依靠《周公解梦》,也就是依靠前人总结的经验;而我,看《梦的解析》,看《精神分析引论》,依靠科学的研究方法。 《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的不同 《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后者依靠的是科学的研究,讲证据讲逻辑,因而《梦的解析》更加可信。 比如《梦的解析》里下判断说:梦的内容和外界刺激有关,但是外界刺激在梦里会被扭曲。这个判断的依据是实验的结果,研究者用闹钟刺激做梦的实验人员,实验人员说根据情景不同梦里会突然出现一些醒目的东西,比如刺耳的火车汽笛声、狗叫声,这些东西出现的时候正是闹钟响的时候,因而上面的结论是有证据支撑的,是相对可信的。相比之下,《周公解梦》下的一些判断,就完全没法验证,给人一种他想咋说都可以的感觉,带有极强的玄学味道,当然没法让人相信。 这带来的启发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接受一些观点,要讲逻辑讲证据。一个结论,如果让你感觉不对劲,就应该去看这里面的逻辑和证据,如果确实符合逻辑证据也确认没问题,就应该修正自己的认知,否则就不应该相信。 上面说的的讲证据讲逻辑,其实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的组成要素,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要素。 带着科学的精神认知世界 是的,科学其实是一种精神,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也意识不到科学精神的伟大,因为教育已经让我们或多或少带着科学的精神认知世界了,你觉得这样去认知世界稀松平常,比如你觉得两个小球本就应该同时下落。 我发现,所受的教育让我更加关注结论,而不关注获取结论的过程。空气有空气阻力、人需要氧气来生存这样的知识早就是常识了,还需要说吗?其实需要说的,我们要知道一点:**任何我们现在觉得稀松平常的东西,都是经过科学的方法验证的。**知道这一点其实很关键,这让我们在面对新的知识的时候也用这样的过程去思考,不至于人云亦云。比如一些因为很符合直觉和传播要素而传播甚广的论述:可乐里面有酸,所以会腐蚀钙质,我甚至听到一个在市里做高中化学老师的亲戚也这样说过。如果带着科学的精神,你就应该去找证据判断证据正不正确,然后就会发现这是纯纯扯淡。 我想说,带着科学的精神去认知世界,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在这个信息爆炸哗众取宠的小丑又多的时代,每每遇到一些你觉得奇怪的东西,既不知道要保持怀疑又不知道要如何验证,那很容易就开始构建一些错误的认知。科学的精神这个概念可能先于批判性思维在我的概念里出现,但是我觉得在这个语境下,是和批判性思维是类似的。 诚然,当我们发现科学和宗教密不可分的关系之时、当我们想到神枪手假说和农场主假说却无法验证之时,我们大可以怀疑科学不过是人类的自嗨,但是现实让你无从选择:人类目前为止的所有伟大突破,都是由科学带来的,没有由哲学带来也没有由宗教带来。所以即使无法排除人类自嗨的可能,我们仍然只能选择坚定的相信科学。 当然,科学精神还有很多的内涵,都值得细细评味,比如引用前人的成果、比如要能够处理与现存理论的冲突、比如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精神让我们能够站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人类的认识、让我们能够克服人类天性上对于简洁和美的向往去认知世界。 总之,要带着科学的精神去认知世界,才能不被如今这个略带反智的世界给同化,才能构建出更加深刻的认知。 相关资源 科学是什么——饶毅 最近在关注饶毅,也对我就这个话题产生这个方向的思考有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After Thoughts 2024.3.3 留 我发现“科学认识”践行起来有一个重要的细节:直觉驱动——直觉上怀疑的东西要打开看看。之所以需要直觉驱动,是因为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做不到什么都怀疑和打破砂锅问到底,感觉不对劲才花时间精力。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你有这个不懂非常难受的感觉,就要把这种感觉解决,直觉有时是对的,但有时需要纠正。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越强,这种直觉越准。

October 17, 2022

讨厌刷题

Context: 许久未更新了,工作之后确实不太有时间和精力来写 Blog,主要是精力,每天即使不加班,回到家要么心力交瘁选择沉溺奶头乐之中,要么就在学一些工作里接触到的技术。主要还是现在写作水平不够,一篇要写比较久的时间,即使有想法也不太敢写,怕太花时间精力,但是确实应该多写才能度过这个阶段。 回到正题。最近回顾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所受的教育,发现刷题是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话题。 我现在特别讨厌刷题,这当然不会是天生的,结合回忆,能找出一些端倪来,也能发现讨厌刷题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好处和不足之处。 小学到初二——建立刷题观、不需要刷题 小学的时候,爸妈跟我说:“刷题是为了检验所学”,这是我对刷题最初的坚定认知,我现在觉得可以将其称之为刷题观。 这个观念我认为是正确的,我到现在都还秉持着这样的刷题观,它其中包含了务实的态度:即所学才是重要的,刷题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是为了检验所学,如果为了刷题而刷题,就是舍本逐末了。当然,我最近突然意识到,这个观念有其局限性,到了高中就逐渐显现了。 从结果来看,这个观念从小学到初二,都没有任何问题。 那时我都是以课本知识为主进行学习,然后完成老师布置的少量作业就跑去玩了。当时准备小升初的考试,老师每天发卷子,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耐烦:“有啥好做的,课本内容都认真学了,做一遍和做一百遍是一样的”。当然确实结果也没有冲击我的认知:小升初考试全班第一,全校前十,而且确实是轻而易举达到的成果,我记得当时甚至连骄傲都没有骄傲,只觉得怎么回事呢?别的人在干啥? 当时听说班上另一个“学霸”(我讨厌这个称呼,但是我确实很长时间都是)每天晚上学习学到十点,很努力很努力,我的想法是估计在看小说吧,怎么可能那么努力还考不过我。现在想来,还真可能就是在努力。努力这种东西边际效应太明显了,最大的限制就是天赋,别人天赋在那里,你再努力也难以望其项背。 这句话在这里说当然是装逼,但是,这句话说给她也说给我自己,现在的她就是以后的我,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到初中以后,也差不多如此,不怎么刷题也稳定年级前 100,具体不太记得了,当时比较中二,整天想着去上网、想着要组个英雄联盟战队制定一些聪明的战术去智商压制别的战队,对分数不太在意。由于初中人数比小学人数多得多,其中有天赋的人也挺多,这个时候想轻而易举考前 10 其实就不容易了,不过记得初二的时候,有次心血来潮说要考前 10,卷了一波,就真的考到了,这大概说明这个时候的天赋还是够用的。 初三——刷题观和现实产生冲突 到了初三,刷题观开始站不住脚了其实,不过我当时没意识到。 初三相比于初二,最大的改变就是数学题变难了,考几何题了,这种题的特点是如果没做过根本想不到,就比如一些题需要做辅助线,一些题需要用某些特殊的方法去思考。从刷题观出发,我会以课本知识为主进行学习,而忽视做题的作用,那结果就很显然了,初中就学了勾股定理还有 sin cos,不做题得比较聪明才能想到做辅助线这些操作,至少我是不行。 现在想来,应该从题目中获取一些套路,这样就不会存在想不到的情况。我当时老觉得自己想不出一道题是自己不够聪明,完全不懂要从题目里学习做题套路。这个时候应该是不存在天赋限制的,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当时的升高中的考试第一名是个刷题怪,到了高中天赋见顶泯然众人,她数学当时是考试第一名,而我当时确实没有太努力,我相信我意识到刷题是学习做题套路这层意义后努力一些应该至少不会存在想不到的情况。 当然,我想是当时大部分人都没有参透刷题的意义,考完数学”哀鸿遍野“,所以尽管数学拉跨,还是考了全县三十多名。 高中——刷不懂题 对于初三的惨痛经历,高中的我很快意识到问题并进行了反思,刷题观逐渐变成:刷题是为了检验所学,是学习做题套路。 但是,我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从知识出发的框架,学的时候多少还是觉得课本知识重要,浪费了大量时间在课本知识上,甚至很多时候会选择看课本逃避刷题,潜意识里我就觉得刷题真 tm 浪费时间。现在,我感觉刷题应该才是高考的最好打开方式(当然因为我天赋有限,我到现在也想象不到正确的打开方式也是极有可能的)。 果然,最后的高考,物理、数学这两科需要大量刷题的科目不太行,而相对依赖课本知识的生物、化学我平时就能闭着眼睛做最后成绩也确实不错。 当然,另一个方面,我不得不承认:即使我明白了要刷题要多刷题并且付出了努力,我应该也达不到太高的高度,很明显能感觉到自己的天赋就至此了。一个证据是:你对某种题做了很多训练,其实只是练习了题本身,没有悟到某种通用的道理,而且当时你还没有意识到,就搁那闷刷。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就是当时的认知水平完全不够,是系统性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能用努力弥补。 所以尽管高考成绩并非我期待,我也从来不说高中没有好好学这样的话。我想,我对于那些高分的同学来说,其实就是我小学的时候不理解的那个很努力的学霸了,虽然我不太愿意承认,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你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达到的成就,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吃饭喝水一样。 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天赋的存在,我觉得就是在自欺欺人。我在家里的县城这边,很多人,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过分强调努力的重要性,觉得孩子上不了大学就是不够努力。到了大学,见了很多比我牛逼的人,他们就和我有类似的感受,觉得某些人的聪明不是努力能追赶上的,我想他们应该比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天赋的概念。 不过,我高考也不算特别低,还是有资格谈一谈这个话题的,600 出头,大体算是保持了初升高的排名——全县最好的高中的四十多名,也算是差不多了。不过分数差距就很大了,高考的排名都是按档次的,档次高的分数高的离谱,下面每下降一档都少十好几分,到我这档都差人家第一档好几十了,哈哈。 大学——不想刷题 到了大学,我的想法是:大学是为了学到真正的知识的,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做题上,所以高数、大物、线代这些课都是过去打卡然后跑路去做想做的事情,当然也没有把时间浪费在打游戏上,做了很多探索、思考了很多东西,其实是不务正业了,当然我还挺感激自己的不务正业的。 不过想起来,对于编程课的实验作业,我都是怀着极大的热情去做的,甚至还经常能教一教别人 xD。有一门课叫做计算机科学导论,这门课最后考试内容就是不用刷题,只考课件上的内容,考我们有没有理解教授传达的意思,我确实比较喜欢这门课的内容,就没有摆烂,然后最后得了总评 100🤣,我也不知道是靠我面向知识学习的习惯还是靠老师出题简单,但至少应该两者都有吧。 我大学阶段的学习,其实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小学了,基本都是从知识出发,并且完全没有做题的步骤,小学至少还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样也就是学一个东西不求甚解、也没有检验的步骤,这其实相当危险。这在我学习大名鼎鼎的 UC Berkley CS61A 的时候爆雷了,我跟着课程做了一些练习,但在函数式编程的章节,做起来特别艰难,在这之前我以为我理解函数式编程的,结果 show the code 的发现是 talk is cheap 了😩。于是乖乖把函数式编程又认真学了学,把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了,直接让我对函数式编程有了更深的理解。 自那以后,我又想起我最初的刷题观——刷题是为了检验所学,开始注意检验自己的认知,防止自以为的情况出现。并且我把这个观念更新为——做题是必要的,可以检验所学刷新认知巩固所学,刷题则是为了让你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 刷题观给我带来的利与弊 我最初的刷题观——刷题是为了检验所学,对我影响很大。 利: 使得我趋向于从知识本身出发去思考问题 使得我重视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对于刷题没法检验所学的情况,我就不会刷题,因为我很清楚知识才是真正重要的 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我发现大学在引导你去卷而不是引导你去学习真正的知识构建更广阔的认知,于是对大学教育很失望,我完全不会陷在这个体制中把学校的引导奉为圭臬。特别是去企业实习之后,就觉得 TMD 学校这些人在教啥啊。当然后面我会关注一些教育学的话题,感觉这是系统性的难题,确实不容易解决。 弊: 我会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因为重知识轻检测 我会对努力刷题不懈一顾。但是对于普通人,一些话题其中的内涵,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有体会 这样说来,是不是就有点不喜欢写单元测试、不喜欢练 oj 的感觉🤔,确实不行啊确实不行啊。 对现在的启发 我能感觉到,我现在对于很多概念都会有想当然的感觉,但是完全没有检测的机制,纯看学的时候的理解有没有问题。直到某个时候发现哪里不对,一查发现:卧槽原来一直理解错了😅。...

October 1, 2022

做自我解答者

做自我优化者? 最近刚参加工作,想到要给自己找一个行动的纲领,类似公司的愿景。下意识的想法是”做自我优化者“,这句话就是说不放过生活中感到的任何一个自己不满的地方,采取尽可能的一切行动去优化,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但只要能够优化,花上比较大甚至看上去完全不值当的代价也没关系。我相信哪怕一点点的优化,随着时间尺度的拉长,都会带来很强的复利效应,为自己带来很大的受益,所以花大代价改变也是绝对值得的。 但我发现,这个 slogan 能够激励我去优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却让我本来很喜欢的思考问题环节变得功利,让我下意识觉得思考个人优化才是有意义的事情,别的思考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最近就在思考:”有用是不是个伪命题“,其实这样的思考,往往是没有所谓的用处的,但是确实我觉得很有趣啊。 做自我解答者 昨天脑海里突然冒出:”做自我解答者“,这就可以很好地囊括自我优化和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这两个我很在意的方面,我越想越觉得好,我想这个纲领会帮助我很好地从学生变成职场人,下面来解释一下这个词。 问题是什么 周国平在《人生答案之书》的开头写道:“只要一个人开始提问,他的智慧就已经觉醒了”,我很认可这句话,因为我能切实体会到:在我发现原来世界可以有那么多值得了解的问题之后,我尝试对一些问题做出思考和解答,这之后感觉自己的认知相比与那之前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很多人讲的道理我都开始觉得过于片面或者稀松平常,这以前只会觉得新奇、好像很有道理。 这里的问题,不仅是对世界的好奇,比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几乎所有人都能下意识地认识到这是问题,但其实还有另一种问题,类似于《学会提问》这本书这里指的“问”。 《学会提问》这本书应该会有很多人推荐,我第一眼看到书名,下意识觉得这类似于计算机领域的圣经: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是教人怎么问问题比较好的,但是看了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是教人批判性思维的,告诉你要对接受的信息进行质疑,去问这里面有没有问题存在。 我这里的另一种问题,就类似于批判性思维里面质疑出来的问题,是对个人的提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流程觉得不满意可以优化。 所以就有了两种问题: 对世界的好奇 对自己的疑问 如何解答 上面讲到的两种问题,解答方式并不相同。 对世界的好奇,一般是一些哲学兮兮的问题,关键是好奇心、求知欲驱使,按自己的想法去探索就好了,自己觉得得到了满足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想不出个自己觉得恰当的答案,放着以后再想也是没关系的,比如一些政治的争议。 对自己的疑问就不能想不出就不想了,要尽全力去解决,保持开放的心态,一种方式不行换另一种,直到解决为止,解决的标志就是自己很满意。比如我看完 GTD 后虽然一直在行动,但是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实践更长时间后,开始找到一套自己觉得用着舒服、能解决很多自己存在的问题的 GTD 方式,这个时候自己会觉得无比畅快,这就算是解决了。当然解决了的问题可能会又冒出来,因为有新场景了,内心又不自恰开始觉得有问题了,那么只要再尽心尽力去解决就是了。 提高敏感度 对自己的疑问,其实解决往往靠的是行动力,行动力在充分意识到了问题所在的情况下往往是没有问题的,难在意识到。很多人活得盲目,生活一团糟,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很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这一点,白白空耗时间。我也不例外,我也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自己存在的一些很大的问题。 我不知道怎么办,只觉得需要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只要自己意识到了,都好说。如何提高敏感度呢?我没有一个药到病除的药方,也觉得存在没有任何方法能提高敏感度的可能性,但是凭借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我相信读书是会是很好的方式,所以继续读书吧,问题会慢慢被意识到并改善的。 The End 最后想说:做自己的解答者!希望自己活得自在、自恰。

August 6, 2022

高考如何填志愿

前段时间,我在深圳的表妹刚考完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让我给点建议。虽说是表妹,但我和她从小玩到大,关系非常不错,确实可以提一些不是场面话的建议,可是我发现这其实很难。 填志愿说白了就是选学校和选专业,选学校其实并不难,因为分数出来之后能选的学校范围就出来了,把学校的各种条件和自己对学校、城市等喜好一对比,学校的名单就出来了,分数段差不多的学校水平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怎么选没太大所谓。 真正的难点在于选专业。选专业其实比选学校重要,甚至重要很多。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填志愿的时候,发现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老觉得自己不要亏了高考分数,于是为了冲某所学校选了没那么好的专业,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冲那所学校而在另一所专业可以任选的学校选自己想选的专业。比如听说有个朋友,高考冲中大,最后分到海洋系,四年后保研到计算机类的专业。我们根据他保研的选择,推定他最终是打算从事计算机这一行,那其实他高考时完全可以选择分数相对较低的华科,选计算机专业,这样不是多四年学习计算机吗?找工作的时候,用人方只会觉得华科和中大的学生都很不错,完全不可能说华科计算机的学生不如中大计算机的学生的,对他们来说其实差别不大。在分数段上“亏“点分选个好专业,其实是更好的选择。 选专业要选好的专业,那什么是好的专业?这主要有两种角度: 功利性的。一般就是这个专业出来好不好找工作、能不能赚钱 看孩子兴趣。孩子感兴趣的专业对他来说就是好专业 我发现不管是从哪种角度,做出选择都有一些不容易实现的前提。 从功利性的角度。大部分家长都是从这个角度去看专业选择的。从这个角度做出好选择的前提是家长拥有很广的视野和不错的前瞻性:一方面要视野足够广,了解各个专业的出路情况,这样才能知道怎样的选择是真正的好选择;另一方面要有前瞻性,因为专业出路好不好不能看做出选择的时候,要看几年之后孩子毕业时的情况。其实做到有视野就实属不易了,即使很多有钱的家长,也做不到这一点。而前瞻性,以我目前短浅的见识,感觉无论如何都有运气成分,即使很有见识的家长,也要小赌一下。总之,从功利性的角度做出好的选择对家长要求非常之高,而大部分家长都到不了这种水平。 从我的角度来看,很多家长过分功利地进行专业选择,没有考虑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我遇到的家庭,不论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还是家庭条件殷实的家庭,都在说要找好就业、工资高的专业。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家庭,这样选择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家庭条件优渥的家庭,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做这样的选择,他们大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大胆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更有机会做出一番成就来,更有机会做到只有自己能做到的成就,即使失败了,家里也能兜个底给口饭吃,他们的孩子相比与一般家庭的孩子,多的是选择的空间、多的是试错的资本,可是他们意识不到这一点,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好就业、工资高,这样虽然自己的小孩最后也能活得体面,可是却失去了绽放属于自己独特光芒的机会。 在我看来,一个家族应该是这样的:高光时刻属于乍现的天才,而其他人需要为天才的出现做铺垫。而这个家族的发展是这样的:贫穷的一代努力变富,富有的一代努力给自己的子女创造机会去做他们喜欢的东西,当天才出现,他在自己的领域如鱼得水,这个家族便在人类历史中闪光。如果一代代都像我遇到的家庭一样,考虑孩子找个好工作过上体面的生活,理想情况下这个家族会很平稳,也存在天才出现的可能,可是很多天才可能就这样被扼杀了。 我表妹家里条件挺不错的,在深圳有房有车,为了家里二胎又买了套学区房。他爸爸好像很想让他报一些出路很好的专业,我既不喜欢提建议也不喜欢教人做事,就问她:“你说你家里这条件,会让你饿死吗,为什么非要选一些赚钱的专业呢?难道不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就好了吗”。可是,我忘了,高中刚毕业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所以即使得到父母支持去追求自己的兴趣所在,她也只能凭感觉。 所以,从孩子兴趣的角度去选好专业,前提是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且他还得知道自己喜欢的东西和自己所选的专业真的是一回事,这其实特别难,毕竟大家都在埋头准备中考、准备高考,兴趣哪能比分数重要?我觉得这需要家庭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发掘孩子的兴趣。 从我的角度来看,好专业就是孩子兴趣所在的专业,要让自己的孩子选到属于他的好专业,需要: 努力赚钱为他提供良好的环境,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从小培养他的兴趣,让他大胆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提升自己的视野,给他提供一些 insight 给他作参考 说起来,我发现我喜欢编程,还是在大学之后的事情,所幸在我的大学专业是进去之后到大一结束或者大二结束再选的,不过我还是很羡慕那种初高中就接触编程然后大学不需要犹豫就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July 14, 2022

爱情,大概是奢侈品罢

《我本芬芳》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两个月前看完的,当时就在豆瓣上写了书评,现在搬运一波。不过我现在完全想不起来为什么我会突然开始看这本书了,记得当时这本书电子版还没上架我常用的微信读书,但是上架了得到,为此还开了个得到会员。不过我猜,是因为这本书的介绍吧,第一感觉是:老式的婚姻,没有恋爱,只有结伙过日子,我觉得我婚姻最坏的情况是类似的,相亲谈条件,谈拢人接触接触还行就结婚,我在探索和思考这是否是可行的,于是对这本书很感兴趣。 大致内容 这本书大概讲的内容是:少女惠才在很年轻的年纪嫁给了吕,她很喜欢吕,但是发现吕不喜欢她,对她十分冷漠。感情上她完全难以接受,但是还是和吕磕磕绊绊过了一辈子,这期间磨合得越来越好,相互扶持,养大了子女,一起度过了六十年的婚姻生活。可以说是旁人看来很美满的婚姻,但小说结尾,惠才问吕:你下辈子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吕坚定地说不愿意。 书结尾的一个片段: 过了一阵儿,她又去问:“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吕依旧摇头。 “摇头不算,你亲口告诉我。” “不愿意。”三个字说得极其清楚。 惠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内心五味杂陈。她回到自己的房间,拿起平板电脑,飞快地写起来…… 她终于知道,这六十年的婚姻——大家眼中的钻石婚——的确也是固若金汤的婚姻,只是她和他都没能获得幸福。 她有她的伤痛,他有他的伤痛。 悲惨孤独的人更宜相爱,他们本该相爱的。 但现在,一切都来不及了。 我的感受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且几乎没有感情经历的大学生,对婚姻和爱情的话题自然是缺不了思考,生理和心理上原因加上同龄人的影响都在促使自己去思考这些话题。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是我喜欢的人,我会怎么和喜欢的人相遇,我不知道即使遇到了我能不能追上。我觉得自己大概是不会有人喜欢,大概也不能很好地展现现在姑娘们要的那种对她们的喜欢。这些话题,在我出社会前应该完全没法推进,所以我最近会思考这些问题最坏情况:不结婚或者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我大概是耐不住钢筋水泥出租房里寂寞的气氛和自己寂寞的心情相互叠加产生的空虚感的,这或许无所谓,但是我完全无法抑制我对小孩子的喜欢,我太喜欢和小孩子交流了!所以我肯定想要小孩子。所以最坏情况应该会是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 我的原生家庭是充满爱的,父母的关系让我觉得婚姻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是有一次和父母聊起他们的初识与恋爱,我大概是觉得当时母亲也没那么喜欢父亲,不过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加上父亲也算还可以,于是他们结婚了,但是他们最终是非常相爱的。我的大学室友也说他的父母一开始是奉子成婚,浪子性格的父亲本来很嫌弃母亲,几度说要离婚,但是到了现在,父亲反倒十分依赖母亲。所以我觉得,爱情大概不是婚姻的必备要素。所以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惠才的结婚选择有什么问题,在开始的时候,我对吕的冷漠态度感到厌恶,在最后对吕的转变感到欣慰,我其实认为,这作为丈夫来说已经够了,尽管不是那种相爱,但是这样相互扶持的婚姻,已然是成功的了。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吕是一个没那么执着的人,他一定会被惠才的行为感动,于是他最后的回答会是愿意,于是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婚姻也没有什么,老一辈人的婚姻也不似我们现在想的那么恐怖的感觉。 所以,我大概觉得我的最坏情况可能并不一定带来一个坏的结局,我可能会和她相爱吧,我也可能不会和她相爱吧,但是如果她一直陪着我,那也挺好的。 我当然觉得惠才是可怜的,我至少不会像吕这样不近人情,所以娶一个我不喜欢但喜欢我的姑娘我也不会太冷漠,但是产生负罪感我大概完全无法承受。 总而言之,我期待爱情,但是基于我贫瘠的生活经历,我会觉得爱情是奢侈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我们大可以用一生去等待那可能永远不会来的爱情,当然也可以在心中删去所有对爱情的美好修饰词,相信感情是可以培养的。总之,不论怎样,不管我最终是否相信爱情,不管她最终是不是我喜欢的人,我希望我能够为她负责任,即使我很流氓地因为寂寞而结婚或者为了结婚而结婚。

July 7, 2022

我的 Journal 记录方案

用了将近半年 Logseq 了,记笔记的方式倒没有很大的长进,但是养成了记 Journal 的习惯,现在觉得正经人真的应该记日记好吧🤓。 Journal 究竟记录什么 记 Journal 比较大的问题是,究竟记录什么?如果刚开始记 Journal,我建议开心就好,想记啥记啥,我开始就是这么做的,主要我本来也有思维跳跃和自言自语的性格,所以很享受这种想到啥记啥的感觉。过一段时间回看这些 Journal,你会有体会究竟什么记录是有必要的,而什么又是没必要的,到时候做出调整就好了。我想每个人的体会是会不一样的 ,我目前的体会是应该记录: 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 回想完全不经记录的那些时间,比较深的感受就是,感觉好像啥也没做,即使自己有印象有些时间很忙很累。显然不是啥也没做,而是忘了,需要一些东西来唤起记忆。所以,当突然想到我今年上半年在干什么啊,跑去回看 Journal,一目了然,原来二月学了某技术并写了些有意思的东西、原来我真的刷了一些题啊,这种满足感让我坚定要记录我做了什么。 同时记录下来就有机会让自己复盘反思一些关键事情的处理,进而调整之后的决策。所以对于一些感觉重要的事情,除了记录经过,还要记录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让以后的自己能理解记 Journal 时的自己,做出完整的反思。 我的想法 近一年开始用微博进行碎碎念,很多有趣的想法一想到就发微博了,回看的时候就能进一步思考和反思这些想法,挺有意思的,一些现在看来很幼稚的想法甚至可以让自己乐呵很久。这种回看时无比快乐的感觉让我觉得记录想法是很有必要的。 我如何记录 我用 Logseq 的 Journal 来记录我做了什么、我为什么这么做,同时所有的笔记都通过 Logseq 记录,这样做了什么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想法当然也可以使用 Logseq 来记录,不过显然不如 Twitter 微博这种社交媒体的感觉好,不论是记录的体验还是回看的体验。社交媒体确实比笔记工具更适合记录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它们设计出来就带有随手发的属性在,同时社交媒体可以在回看的时候评论原来的想法形成 Thread,这样可以看到想法的变化。当然如果是一些需要深入思考写成博客分享的想法,我还是会用 Logseq 开个页面来记。 所以就决定用社交媒体进行想法记录了。在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微博记录之后,一方面微博没有 Thread 的特性,另一方面监管的存在,让我觉得不太舒服,而 Twitter 则没有 private 发布的功能,这使得一些想法的记录要考虑别人看到而很别扭。最后发现了 Mastodon,使用上和推特差不多,但是可以设置 followers only 发布什么的,加上用户不多,发表一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也不用担心外网不是法外之地吧🙃。总而言之,Mastodon 真的很不错。当然用 Mastodon 的前提是,这些想法我就给以后的自己看,不和别人进行交流,所以还是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追求互动交流,Twitter 会是更好的平台。

June 20, 2022

Atomic Habits: 不止于习惯

对于方法论的书,我向来是嗤之以鼻的。但有次听播客,播主推荐了 James Clear 的 Atomic Habits,好奇去看了下,使得我对于方法论的态度由完全抗拒变成:“太迷信方法论是不可取的,但完全不接受方法论也是不可取的”。这本书是在三个月前看完的,看完之后,一段时间都对方法论的书籍很有热情,跑去看了比如 GTD,比如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这样的经典书籍,确实觉得经过时间考验的方法论是值得一看的。 关于习惯,我之前翻过《习惯的力量》,但完全看不下去,讲了很多习惯怎么怎么厉害的话,有种老师在讲台上啰啰嗦嗦的感觉,但 Atomic Habits 完全不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我觉得主要是因为 Atomic Habits 的一些观点足够新颖和深刻。 习惯起作用的基本原理 Atomic Habits 一开始介绍了习惯起作用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对我启发很大。 我一直以来都对习惯有很大疑问:习惯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转变,感觉无足轻重,那何必在意呢? Atomic Habits 说要用复利思维去思考习惯,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因为习惯会在生活中不断重复。一个好习惯可以产生正复利,而坏习惯则会产生逆复利。同时因为习惯是一个复利进程,任何复利进程最有力的结果都会来得比较晚,这确实符合生活体会。 利用复利复位去思考习惯,可以让自己更加重视好习惯的培养和坏习惯的改进。 之后 Atomic Habits 提到:习惯和身份相互塑造。这个观点对于我来说真是十分深刻,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感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们会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介绍,往往加上一些事实会更加生动,比如我会介绍说我喜欢足球,每周都至少踢两次。原来我一直认为,踢足球和每周踢是因果关系,即每周踢是因为我喜欢足球,但实际上,两者是互为因果的:不仅每周踢是因为我喜欢,还因为我每周踢所以我可以让别人认为我真的喜欢,更关键在于,同时可以让我自己认为我真的喜欢。 上面的例子概括来说,就是——“行为能够加强自我认可”。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发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认为我一直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人,其实是基于从小的一件件事情得出的:小学初高中和同学跑去上网、上课不听课喜欢自学、大学不接受学校体系下的定义。 习惯是我们每天不断重复的行为,所以习惯在自我认可加强上会有更强的效果,如果我要说我喜欢读书,我有每天读书的习惯显然比我偶尔看书更能让我确信我喜欢看书。甚至可以说,习惯本身就是我们的身份。 这个观点带来的启发就是,想培养习惯的时候,先思考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努力用习惯去印证自己是这样的人,这对于我来说比单纯培养习惯有更强的动力来源。这个观点给我带来的更大帮助在于,遇到艰难的事情的时候,我选择尽力克服而不是摆烂,因为我知道这样的经历会让我能相信我是一个能够顶着压力克服困难的人,进而在后续的生活中更能勇敢地面对困难。 养成习惯的方法和误解 Atomic Habits 还介绍了培养习惯的方法。这一部分主要是给我解开了一些误解,至于方法本身,印象倒是不深。 首先是:不要将习惯理解成 repeated task,理解成 trigger 会比较好。 目前有大量的 habit tracker app,这些 app 大同小异,都是添加一些习惯,然后每天可以记录自己有没有做这些习惯,通过连续打卡获得成就感。这些 app 误导我们去认为习惯就是这种需要连续坚持做的事情,没有坚持做就是没有培养习惯。 然而,每天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习惯,习惯其实不需要这样强迫自己坚持做,习惯往往是一些 trigger,会被我们遇到的事情触发。比如,坐地铁时主要干啥、睡前干啥、早上醒来干啥,这些事情都是习惯,留心会发现我们做这些事是有倾向性的。把习惯理解成这样一个个被触发的事情,去设计和优化触发流程,才是培养习惯的正确打开方式。比如我使用滴答清单实践我的 GTD 流程,养成用 GTD 管理事务的习惯,最关键的 trigger 就是我每次打开手机看到有待办,就会优先处理待办;比如养成 RSS 阅读的习惯,最关键的 trigger 就是 inoreader 插件提示未读,每次打开浏览器都会去清理这个未读。 然后是:不要高估原动力,环境往往更重要。 我原来觉得,只要动力足够,环境完全不是考虑因素之一,但是实际上人受环境影响很大。比如我寒假决定要为了健康改喝零度可乐,但是寒假在家期间,由于门口的便利店只有普通可乐,我嫌麻烦就继续喝普通可乐了,试想如果门口便利店有零度可乐,我应该就会改喝零度可乐了。这里环境的概念是宽泛的,比如电脑也可以是一个环境,如果我们用同一台电脑打游戏和工作,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控制不住打游戏,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在书房办公,在卧室打游戏,严格遵守,就能防止因为环境影响带来的不自律。事实上,不要在寝室学习、跟狐朋狗友学坏了这样的说法都是在讲这个逻辑,旅行能够出乎意料地给人带来启发也是因为环境的转换。...

May 21, 2022

做自己的观察者

人,终究是本能地活着,我们不论如何设想自己会遇到什么情况要怎么做,最终靠的都是本能。 我们的未雨绸缪,我们的各种准备,都是为了自己产生本能服务。 本能是个不便于分析的东西。比如明明如何分析来分析去,都应该在女朋友生气的时候示下弱,可是你就是说那就算了吧,我们不合适。 我们本能会做出什么反应事实无从分析,但我们做出的本能反应却可以细细分析,比如为什么自己一个很冷静的人会当众无能狂怒。你本能的反应,其实反映了一些内在真实,你说什么骗不了自己,身体做出的反应是诚实的。所以分析自己的本能反应,就是发现自己的内在真实,这可以帮助我们调整自己。 要做自己的观察者,我们的所有反应都值得细细观察。

September 3, 2021

热爱永存

“爱好是很重要的” 记得高中某节课,兰素芹(高中语文老师)说:“爱好是很重要的,你们以后会体会到的”。当时的我当然不会认同这句话,哪怕不考虑当时极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仅考虑高中环境塑造出的奋斗逼和唯分数论者属性,都足矣让我不屑地想到:”爱好有啥用,分数才是最关键的“。当然兰老师的这句话会时常在我中午学不下去揣球去球场的时候用来缓解摸鱼导致的焦虑(当时巨奋斗逼,中午十二点下课规定自己得学到十二点半以后)。 不过我当时不认可其实也没错,因为当时老师根据爱好很重要这一命题,引例到: 踢球好的男孩子受女孩子喜欢 有爱好能交到很多朋友,对于以后有很大帮助 这种外在的收益显然并不能让我满意,甚至会引起很大程度的不屑。并且,让人震怒的是!经过几年大学生涯,我发现第一例显然要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我还记得随院篮球队去港中深和他们的逸夫书院(应该是偏文科的书院)打交流赛的时候,边上一堆女生,嘀咕 xxx 好帅什么的。然而,在南科大这样的理工科学校,被夸帅的时候仅仅在酒桌上,觥筹交错之间,几个男人商业互吹:“说实话,xxx 有点小帅”,“我也感觉你很帅♂”,直接进行一个泪的流😭。例子 2 倒是说的没啥问题,能交到朋友是爱好的一个很大意义,我确实通过爱好结识了一批好朋友,这些朋友也确实在很多时候给了我很多欢乐,给我带来很大的力量,不过今天话题不在与此,不作展开。 爱好对于个人内在的价值 老师将爱好与实际收益联系,告诉我们爱好很重要,这确实是一个角度,是对于缺乏经历体会的人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而我想说,在有一定的经历和体会之后,会发现爱好对于个人内在的价值是这些功利性的外在价值所难以比拟的。 刚进入大学,经历的是小镇做题家到大学生的转变,生活不是很丰富,每天基本都在学习。当时不怎么逛 b 站、不玩游戏,以玩手机为耻。这样的生活很无聊,虽然对于小镇做题家来说充满充实感,但是显然,这样的生活不可能维持太久,不管是学习太久精力不够还是人对于喜欢的东西的需求都会导致根本学不下去。这导致不论是学习状态还是个人心情,都不是很好,使得学习效果很差,同时个人能力也没有提升,只是学会了一些在后面将很快忘掉并且永远用不到的课本知识。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索性当时也稍微喜欢打打篮球,一切没有变得十分糟糕。 可是,生活开始给自己开玩笑:课程学不懂,但发现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学习动力去弥补,gpa 一落千丈。在这种低谷的时候,自己只会拿着书本嗯啃,啃不下来怪自己不行,继续啃,还是啃不下来。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生活变得一团糟,像是垂死挣扎的小虫,抖动着身体,用整个生命的力量挣扎着,结果却没有得到丝毫改善。在这个阶段,我很庆幸,自己有了自己热爱的一个东西——番剧。很清晰地记着,我的入坑作是《未闻花名》和《女高中生的虚度日常》,都是晚上睡不着熬夜看的,当时的感觉是十分奇妙的,像是开启了新大陆一般。于是我逐渐在很多个失意的夜里就着苦涩的咖啡和咸咸的泪水靠着番剧的陪伴度过最艰难的时光,于是我开始从一蹶不振到发奋上进。 状态并不是一条直线,在大多数时候,它是一条沿着 baseline 上下起伏的曲线,会时常有最低谷和最高峰。在最高峰的时候,哪怕是读晦涩的论文,也能专注地干下去,在最低谷的时候,哪怕早上下床拿个充电器也嫌累。在高中的时候,我们离真正的生活很远,状态差仅仅是啥也不想学,而在大学,我们是完全自由的,生活的各个细节都由自己体味,于是状态差便是整个生活的改变。我们的爱好,会在我们低谷的时候静静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走出这些时光,帮助我们重拾信心。 热爱让你在百无聊赖之时提起兴趣做事,热爱帮助我们度过凹凸起伏的人生中的低谷期,热爱在热情被生活打磨的灯枯油竭之时保留一份热情。 什么是热爱 我理解的热爱,不仅仅要喜欢,更需要深入了解和尝试。因为喜欢仅仅是心理的感觉,更多时候可能是第一印象,深入之后,可能发现自己喜欢的和实际的完全不同。 我的热爱 足球 追番 看书 游戏 打算尝试的 pixiv 画师 长期贡献开源项目 摄影 (这可以列一个很长的 list)

June 4, 2021